|
鸿海手中NVIDIA订单「领先两世代」 Vera Rubin、Kyber接棒
|
![]()
鸿海手握的NVIDIA AI服务器代工订单进度,传出已经领先同业两个世代。符世旻摄
|
|
全球AI市场热潮持续升温,无论是大型云端服务商(CSP)或芯片设计商,甚至以「国家」为单位的世界各国,都在新一代算力竞赛中不断加码。随着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与推论应用的需求急遽扩张,服务器与资料中心架构迎来全面革新。 包括鸿海、广达、纬创等EMS业者都积极投入,希望能藉由供应链整合优势,争取更多订单机会。据了解,与NVIDIA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鸿海集团,除了扮演GB系列目前的生产核心外,同时也投入新一代架构的合作开发,并已经掌握N+2世代的NPI(New Product Introduction;新产品导入)优势。 供应链业者透露,这意味着,鸿海不仅在目前GB 200/300系列领先,且在后续产品的量产技术与出货时程上,亦将抢先对手两个世代,并将以此在高阶AI服务器市场中维持领先地位。 在GTC 2025大会上,NVIDIA公布下一代服务器产品蓝图,核心便是Vera Rubin架构。结合Rubin GPU与Vera CPU的Vera Rubin架构,更被视为是继Blackwell之后的重要世代。而官方规划的VR NVL144系统,则预计是在2026年下半正式推出。 除了Vera Rubin外,蓝图中也透露后续更高阶的Vera Rubin Ultra规划。重点在于Ultra版本将与新一代「Kyber架构」结合,形成NVL576超高密度机柜,届时单柜配置达576颗Rubin Ultra GPU,功耗设计甚至将上看600千瓦。依据NVIDIA规划,Vera Rubin Ultra与NVL576将在2027年下半登场。 熟悉电子业消息人士表示,根据目前进展,不论是在采Vera Rubin架构的NVL 144系统,或再下一代采Kyber架构的Vera Rubin Ultra与NVL576,先前都已经进入NPI的阶段,且在目前最新进展上,依旧是由鸿海「一骑绝尘」取得领先。 虽然现阶段的结果,不绝对等同于届时出货的配比情况,随着后续设计调整或改变,或将再重启数次的NPI项目。但供应链业者也坦言,后续即便有变量,但鸿海在技术上的实力依旧无法小觑。 供应链业界人士透露,不少业者一旦遭遇到设计或生产上的问题,就可能递延产品出货。但对NVIDIA而言,已公布的蓝图,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如期达标,也因此,先前鸿海就是因为成为了「最早投入」与NVIDIA共同研发AI服务器的业者之一,并坚持到底,所以也成为GB系列主要赢家。 因为有鸿海的前例,所以包括广达/云达、纬创/纬颖等多家业者,也都积极寻求与NVIDIA合作开发的机会。至于NVIDIA为达到如期推出的目标,则是采开放的态度,给予各家业者NPI的机会,再从中选择最优结果,确保蓝图不会凸搥。 据了解,针对在采Vera Rubin架构的NVL 144系统方面,目前是鸿海最具NPI优势,广达、纬创则紧追在后;至于再下一代的Kyber架构的Vera Rubin Ultra与NVL576部分,依旧是鸿海位居领先,广达、纬创则仍有一段距离。 不过,供应链业者强调,虽然目前的NPI结果,可能会因为届时受到设变等影响,而需要重启,但基本上如果基础架构不变,最终结果理论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。 特别是进入Vera Rubin架构的NVL 144系统之后,基于对电力供应及散热等关系到系统运作稳定性的重要次系统,不论是设计或制造组装上,都会出现技术上的大跃进,所以,一旦基本技术不够扎实,很难出现弯道超车的机会。 供应链业者指出,随着架构出现重大变革,将使AI服务器进入新一轮竞争周期。 EMS业者想仅靠产能与成本已不足以确保市场优势,唯有持续掌握最新架构,并在电力、散热等重要次系统上提出完整解决方案,并确保在制程与验证上的完整性,才能在未来的算力争霸战中站稳脚步。 鸿海、广达、纬创等公司发言体系,向来不对单一客户与特定厂商状况,做出公开评论。 责任编辑:何致中 |